江南自2023年起,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从“再问”二字出发,开创了全新的当代艺术在地项目,以委任创作及特邀展览的方式,聚焦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列展将当代艺术与博物馆古代文化相结合,以古鉴今,以今观古,古今对话,并对以下四个议题持续追问:一、本土历史在当代语境中的再现与释义;二、考古学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具体问题中的考释;三、后现代背景下博物馆功能的探索与再议;四、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故事与中国身份的演绎及建构。
本次特展为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再问”系列特展第二期,本期特别邀请了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的刘建华,于博物馆内开展了全新的在地创作。刘建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陶瓷这种创作材料上,展开当代艺术品与馆藏文物及在地文化的对话。
展览共展出刘建华最新的作品13件/套,分别于博物馆公共区域、常设展展厅两处空间中展出。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在常设展览中发现、找寻此次展出的当代艺术品。当它们和其他历史文物放在一起,并被用博物馆的叙事方式在历史时间的方式里展示后,这些现在被创作出的作品迅速有了时间的维度。
展名《邂逅》,意在邀请广大观众,来到苏州吴文化博物馆观看本次展览,感受艺术家在陶瓷材料本身的连接中,揭示出今天和过去之间由时间主导这种距离也可以是不存在的,邂逅陶瓷永恒的美。
艺术家对不同材料背后不同的语言逻辑有股天然的好奇心,但如何把这些纷纭的物理对象与艺术家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获得能量的相互转化,却往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2018年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的展出,是艺术家在这条线索上长达十五年思考的第一次完整呈现。
在《碑》这件作品中,观众能够轻易地从色彩上辨认出它与艺术家之前作品的衔接。不同的是,艺术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将违和融入到作品之中。经过非充分瓷化后的“蜡质”玻璃与人们对玻璃的“常识”形成挑战江南,自然形态的石料与为成为石碑而被切割的痕迹在对抗中并存。艺术家的《碑》,不是某一类型文化、背景中的碑,也不是某一通具体的碑,它就是碑。
艺术家用泼釉的形式在瓷板上形成某种像过去传统文化中水墨泼墨的一种方式江南。艺术家把坚硬的瓷板材料和釉料在动态方式下达到某种时间点的结合。这种结合和陶瓷本身超稳定性形成某种对比,在这种超稳定性当中凝聚的时间点,成为艺术家发现历史、探索历史及实践的一个通道。
泥雨:此件作品顾名思义是一件模仿雨形态的作品。艺术家突出的是手工捏制的方式,把一些自然现象通过手的模仿方式笨拙地塑造出来。在此,艺术家强调身体的感知再现,同时也通过身体去感受某种自然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把自然的力量人工化、扭曲化、形成某种压迫性,同时他通过这种压迫性的方式来揭示、反映今天人和自然的关系。
创作于2009年一一至今。这是用景德镇当地的瓷泥本色制作出的一件陶瓷作品。艺术家以纸的平面形式作为依托,把等待完成作为一种状态,同时也是对“无”以及“无中生有”的直接呈现。此件作品形式简洁、明了。它的表达性、形式感和瓷泥本身的物质性充分融合一体。
这些瓷泥做的叶子是由艺术家手工捏制烧制而成。艺术家利用瓷泥烧制后的稳定性和落叶本身的脆弱性形成对比。在这种对比下,我们可以具体的感知到瓷的稳定性与自然中树叶的脆弱、枯萎所形成的一种永恒和消失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也形成具有纪念意义的、稳定的有无限感知力的一种时间方式。
创作于2012年,这是一件用陶瓷模仿一根悬挂在墙上的绳子作品江南。绳子是一个日常随处可见用于捆绑东西的粗糙工具,而陶瓷是一种精致、需要复杂过程和时间形成的具有文化识别度的物品。艺术家把绳子转化为固化的陶瓷材料,用精致的釉面把随意、粗糙重塑为富有敬意和崇拜精神之物。美由此产生并被根植到当代日常里。
创作于2024年。这是一组用陶瓷材料手工制作的Chanel香水瓶。相对于现代品牌的制作工艺,艺术家用最原始的手工捏制完成这组作品。这一原始手段在现在的环境下展现为一种考古发现的意义。它像青铜器一样,暗示着化妆具有着某种现代祭祀的特征。
这件作品是由各种形制的器皿组合而成,这些器物的形制都可以追溯到宋代陶瓷,但并不是样式的复制而是基于其基本形式美学原则进行的意义再造。一位当代艺术家眼中和手下的“古代”不过是个便于“说今”的借口。《容器》是从2009以来持续至今的项目,不仅是因为郎红釉烧制对技术要求很高,还因为艺术家对宋代美学的生命力保持着持续的热情。宋代瓷器造型的出现是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热衷于通过金石学建立与上三代的道统关联密不可分的。烧在里面的郎红,外青内红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反差,本是清供图,郎红釉料却因其晃动感让人产生一种兴奋或恐惧的血腥味儿。抽象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失落同时附着在器物上。这件作品名为“容器”,其实并没有“存容”的功能,更多要说的只能在器外,“无容乃大”。
作品造型是抽象的,它很难对应现实中的具象形体。把多余的附属物剔除掉,将最本质的形呈现给观众。在现实中,我们需要对任何事情保持距离去面对和判断,还原到最本质的状态是它的核心。
创作于2024年。艺术家用双手同时控制瓷泥进行捏挖,形成某些对称又各不相同的造型。作品充满手感和温度。他们相似又独立。
《黑色的火焰》在文化视觉中,与宗教、哲学密切关联,与现实、情绪有关,但又有距离。这些无法生根的火焰,似流动的火云,飘向何处,燃烧何处,不得而知,但肯定会永久,在你我的心里……
源于泥土,成于造化,对照古今,陶瓷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兼具实用与美的内涵,当代艺术对其深化了表达,跨越了对材料的普遍认知,主动思考,连接历史与当下。作为吴文化博物馆“再问”当代艺术系列特展第二期,本次特展将当代艺术巧妙融合在博物馆里,在吴地历史语境下,对历史和传统进行再解读,将陶瓷和综合材料进行实践与创新,探讨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语序,身体语言与自然规律的延伸,迸发出独属于当代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现工作和生活在中国上海。1989年毕业于中国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雕塑专业。刘建华以综合材料为主要媒介进行创作,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刘建华的陶瓷和综合材料作品是对近年来不断困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所作出的反映。2008年,他一反先前多年对全球化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引发的诸多问题、焦点的近距离直接关注,从社会介入性的作品转向对材料本身的关注,并把意义和内容降到最低度,和社会发展形成有距离的关系,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理念来进行创作,从2008年作品《无题》开始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个人语言体系。
刘建华的作品展出于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2017)、韩国第14届光州双年展(2023)、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三年展(2015)、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第17届悉尼双年展、第2届莫斯科双年展、首届新加坡双年展、第6届上海双年展、第7届广州三年展(2023)等多个双年展。他的作品亦展出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展(2024)、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2016)、伦敦海沃德美术馆(2022)、香港M+博物馆(2023)、芝加哥大学美术馆(2020)、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2019)、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18)等重要美术馆。刘建华的个展曾展出于日本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2023)、上海复星艺术中心(2022)、意大利那不勒斯Made in Cloister基金会(2018)等美术馆及机构。他的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意大利佛罗伦萨萨尔瓦多·菲拉格慕博物馆、挪威俾尔根KODE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日本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悉尼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日本原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2019年上海三联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刘建华专著《不舍皮相》,由巫鸿撰写首文,王晓松编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