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赣水悠悠,鄱湖汤汤;文脉绵长,万年流淌。江西以其实力与魅力,在中华文化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这里,稻作文明悠久,青铜铸就辉煌,瓷器享誉世界,书院传承文脉。从庐陵的儒雅到浔阳的诗意,从临川的才情到豫章的豪迈,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地域魅力。这里,诗画戏曲各领风骚,涌现出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文天祥、朱熹、汤显祖等一批文化名人。同时,李白、王勃、白居易、辛弃疾、王阳明等文坛巨匠书写辉煌篇章。
即日起,江西发布开设“文化中国行·赣鄱风华”,带你走进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探寻那些被岁月雕琢的文化印记,感受赣鄱文化的丰富与厚重。
江西,陶史悠久,绵延万年,瓷韵如歌,跨越万里,既是万年陶器创烧地,原始青瓷问世地,又是千年瓷都所在地。洪州吉州二窑各领风骚,水、土、火在此交融,孕育了绚丽多姿的陶瓷文化,奏响中国陶瓷文化的华美乐章 。
江西有着悠久的冶陶制瓷史。万年仙人洞遗址中发掘出的陶片,距今已有两万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中国乃至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古老陶器遗存。樟树吴城文化遗址和鹰潭角山窑场遗址中出现的中国最早的龙窑和原始青瓷碎片,表明赣江流域早在商周时期已拥有成熟的陶瓷烧造技术。
东汉晚期,丰城洪州一代的洪州窑初创,已经能烧造成熟的青釉完器。东晋、南朝时期,该窑逐渐兴盛,到了唐朝更是声名远播,被列为中国六大名窑之一。洪州窑烧制瓷器持续时间长逾800年,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窑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青瓷产地。该窑的青瓷以褐釉点彩和匣钵装烧工艺著称,品质卓越,市场竞争力强,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晚唐开始,吉州窑与景德镇窑分别在南北崛起,取代洪州成为制瓷中心。吉州窑,即永和窑,是北宋后知名民窑,遗址在今吉安县永和镇一带。吉州窑融合南北技艺,黑釉瓷与彩绘瓷独具匠心,木叶纹装饰尤为一绝。其彩绘技术为景德镇青花瓷发展奠定基础。吉州窑以平民需求为导向,产品多为生活日用品,工匠们自由发挥创意,以普通材料创造出朴素而动人的艺术品。
公元1004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昌南镇”,景德镇之名由此诞生,这里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历经元、明、清七百余年风雨洗礼,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先后创烧或发展了影响世界的青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粉彩党及各种颜色釉瓷器,将陶瓷艺术推向高峰。
一千多年前的丝路古道上,风沙扑面,中亚的商贾们驾着骆驼一路西行,满载着自东方搜集的珍品。行囊里的瓷器偶尔相碰,“叮—叮—叮”,清亮悠长。宋代开始,景德镇瓷器大量外销,从中亚、西亚延展至欧洲和非洲大陆。据学者统计,16到18世纪的300年间,约有3亿件中国瓷器登陆欧洲。
明朝正德年间,一艘货船沉于南海。500年后,重见天日江南,船上满载的景德镇瓷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令人惊叹。透过这些瓷器,可以窥见昔日盛景。“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当年,它们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浪花,销往世界各地,成为风靡全球、经久不衰的热销品。
今年4月,约9000公里外的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一件件景德镇瓷器,线条流畅,光泽柔和,浑然天成,历久弥新。这是“丝路瓷行”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欧洲巡展的最后一站,前两站已于今年1月30日至3月13日,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举办。
近年来,景德镇举办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2023战略传播论坛、国际陶瓷博览会、2024中国—意大利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波恩&景德镇”中德艺术交流会等国际性活动,先后与70多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景德镇城市知名度、对外影响力迅速攀升,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6万多热爱陶瓷文化的“景漂”中,就有5000多人是“洋景漂”。
今天的景德镇,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江南。跨越山海的瓷器交响曲,正继续奏响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华章。
走进景德镇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窑砖铺就的街道依稀残留着窑火的痕迹。明时的窑,清时的瓷,带人穿越历史的烟尘,再现“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荣景象。
为保留历史信息与瓷业肌理,景德镇在延续传统街区格局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功能,既留住了城市记忆,又激发了古城活力。如今,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核心游览区约1.28平方公里,涵盖108条历经千年的老城里弄、400余年的明清窑作群落和70余年的陶瓷工业遗产,是集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餐饮住宿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消费主题街区。
习在景德镇市考察调研时指出,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陶阳里是景德镇“修旧如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景德镇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整体保护各类老窑址、老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会馆、老码头、老烟囱等陶瓷文化遗址、遗迹、遗存、遗产,把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科园、陶博城作为重点来抓,国家工业遗产数量达4处。
如果说,千年瓷都的风貌蕴藏在一件瓷器、一幢老宅之中,那风土人情、制瓷技艺则是瓷都的神韵所在。
景德镇突出活态化传承,成功申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团体,成立景德镇非遗保护协会,建成景德镇非遗馆,实施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全市现有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00个江南,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00余名,推进“岁岁鸭”的IP设计和相关文创产品开发;突出时代化表达,打造“创意集”“陶然集”“春秋大集”等艺术集市品牌,编撰出版了《景德镇陶瓷史话》《景德镇陶瓷简史》,拍摄纪录片,排练歌舞剧等艺术作品,2024年春晚,景德镇陶瓷文化舞剧《唯我青白》选段《瓷影》全球总阅读量突破6.66亿。
“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这是习的殷殷嘱托,为我们传承弘扬璀璨夺目的江西陶瓷文化坚定了信心决心、增添了强劲动力。
泥与火的交融,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历史深处走来,江西陶瓷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传承与创新,像两枚齿轮,驱动着这片土地的人们继续前行,书写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