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官网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陶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远在10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中华大地上发明了制陶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
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我国已能烧造原始瓷器。到了距今约1800年的东汉时期,真正的瓷器发明了。这是我们祖先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的光辉一页。从红陶、灰陶、彩陶、黑陶、白陶到原始瓷、青瓷、黑瓷、白瓷以及五光十色的颜色釉瓷和色彩缤纷的釉下彩、釉上彩瓷器等,展现出中国陶瓷10000多年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工艺史上的一大奇迹。
中国陶瓷自唐代以来即远销世界各国,其卓越的制瓷技术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对许多国家的陶瓷生产均产生过深远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这也充分说明中国无愧于“瓷国”之盛誉。
故宫博物院堪称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其中收藏陶瓷类文物约35万件,而且绝大部分属于原清宫旧藏,可谓自成体系,流传有绪。特别是经过几代专家的研究鉴定,使其具备了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此次我们从中遴选出400多件精品,按时代发展顺序予以展示,供观众朋友们鉴赏研究。
陶器是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定居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考古发现所获得的资料证明,我国的陶器生产距今已有10000多年的历史,陶器是原始先民主要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具。
制陶术的发明,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文化之谜,但新石器时代早期已出现制陶术则已被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所证明。在我国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甑皮岩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均出土过距今10000多年的陶器。在陕西省华县老官台、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等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均出土过距今约7000—8000年的陶器。这些陶器的烧成温度约在600—700℃,颜色有红、灰黑等,带有一定的原始性,是研究早期陶器的重要实物资料。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红、白、褐等色装饰纹样的陶器,彩料主要为含铁和锰的天然矿物原料,在陶坯上彩绘之后,经900℃左右的温度焙烧而成。
彩陶上的纹饰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日月星辰等,画法古朴自然,渗透着原始宗教的理念思维,给人以神秘之感。它是中国陶瓷工艺史上最早把装饰纹样与器物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品,也是远古文化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制陶工艺日趋进步,原料的精选、快轮制陶技术的发明,使陶器造型品种日益丰富,制作工艺也日趋精湛。
大汶口文化的白陶,系使用一种氧化铁含量极低的粘土成型后,入窑经1000℃左右的温度焙烧而成。龙山文化的黑陶,系用快轮拉坯成型,有些器物胎壁厚度仅有0.3—1毫米,故有“蛋壳黑陶”之美称,反映出古代陶工精湛的成型技艺。
陶器是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定居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考古发现所获得的资料证明,我国的陶器生产距今已有10000多年的历史,陶器是原始先民主要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具。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分布相当广泛,南北各地均有大量实物资料出土。其主要分布区域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北方地区等。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彩陶闻名,下游地区以工艺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著称;东南沿海地区以印纹硬陶为代表;北方地区则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陶器造型称奇。各地区的陶器都有其独特之处,但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商周时期,人们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仍然是陶器。商代除了大量烧造灰陶以外,还烧造出精美的刻纹白陶和印纹硬陶。约在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刻纹白陶出现于商代晚期,其胎体所用原料是一种氧化铁含量很低的粘土,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胎质洁白细腻,形体规整,造型、纹饰均模仿同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地区商代晚期墓中,属于王室和贵族的专用品,出土数量很少,愈显其珍贵。白陶在商代流行与史书记载商人在颜色方面“尚白”有密切关系。
除了白陶以外,商代还烧造灰陶、红陶、黑陶、印纹硬陶等,它们是普通百姓最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器,其造型和纹饰多模仿当时的青铜器,其中以灰陶的产量最大。
原始瓷出现于商代中期。系以瓷土做胎、器表施一层透明石灰釉、入窑经1200℃以上温度焙烧而成的窑器。其胎质坚硬,器表光亮,但与真正的瓷器相比,仍带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称其为原始瓷。
西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原始瓷产量增加,质量亦有所提高,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湖南南部的广大地区,均普遍使用原始瓷。
出现于商代中期的原始瓷,经过西周、春秋、战国、西汉的发展,至东汉时已成长为符合现代瓷器标准的线年文物工作者曾在浙江省上虞县发现东汉晚期青瓷窑址,对出土瓷片进行科学检测的结果表明,其烧成温度已达1300℃(±20℃),显气孔率0.62%,吸水率0.28%,抗弯强度每平方厘米710kg,胎体中氧化铁含量1.64%,二氧化钛含量0.97%。这些数据表明,该窑产品已具备了真正瓷器的条件,这标志着最迟在东汉晚期,我国已能烧造基本符合现代瓷器标准的瓷器。
彩绘陶是一种在已烧成的陶器上用天然矿物颜料描绘图案纹饰,不再入窑彩烧的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遗址中已有发现。战国、秦、汉时期是彩绘陶烧造的兴盛时期,一般是在灰陶上施彩,器物造型多为尊、壶、鼎、仓、俑等冥器,所施彩色有红、赭、褐、黄、绿、青、白、紫等,纹饰多模仿同时期漆器上的图案,以云气、漩涡、龙凤、四灵纹等较为多见。
低温铅釉陶器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的陕西关中地区,东汉时期盛行于全国各地。其釉料以氧化铁和氧化铜作呈色剂江南体育,以氧化铅作助熔剂,烧成温度约为700℃—900℃,釉面光亮,呈现绿、黄深浅不同的色调。造型多仿同时代的漆器和青铜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商周时期,人们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仍然是陶器。商代除了大量烧造灰陶以外,还烧造出精美的刻纹白陶和印纹硬陶。约在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陶瓷生产更加专业化,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在南方获得普遍发展。秦始皇兵马俑充分体现了秦代高超的制陶水平和精湛的雕塑艺术。西汉时期北方发明了低温铅釉陶,为以后低温釉彩的发展奠定了工艺基础。东汉时期真正瓷器烧造成功,这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经360余年,陶瓷生产发展迅速。南方制瓷技术明显提高,瓷器产区和规模不断扩大,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省等境内均有窑址分布。所产瓷器以青瓷为主,器物造型以日常生活所用盘、碗、壶、罐、槅、洗、谷仓、烛台、虎子、唾壶、薰炉等较为多见。产品各具地方特色。
南朝时期的制瓷业仍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北朝瓷器品种有青瓷、黑瓷和白瓷等。由于北方青瓷与南方青瓷在胎、釉原料上均有所不同,致使二者的呈色亦有区别。前者青翠,后者玻璃质感较强。白瓷是北朝陶瓷工匠的新发明,它不但丰富了瓷器的釉色品种,而且为瓷器彩绘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工艺基础。低温铅釉陶器在北朝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两色釉陶的成功烧造,成为单色釉陶向唐三彩过渡的重要一环。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经360余年,陶瓷生产发展迅速。南方制瓷技术明显提高,瓷器产区和规模不断扩大,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省等境内均有窑址分布。所产瓷器以青瓷为主,器物造型以日常生活所用盘、碗、壶、罐、槅、洗、谷仓、烛台、虎子、唾壶、薰炉等较为多见。产品各具地方特色。
隋代陶瓷生产承前启后。至唐代,陶瓷业获得蓬勃发展。唐代陶瓷堪称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名窑遍布南北各地,器物造型千姿百态,装饰纹样丰富优美。饮茶风俗的普及,进一步刺激了制瓷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更使陶瓷作为物质载体成为友好往来的使者。
唐代瓷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基本取代了漆器和金银器,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用器。饮茶风俗的流行和普及,更提高了瓷器的文化韵味。唐代瓷器生产,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则以白瓷为主,形成“南青北白”的地域特征。代表当时最高制瓷工艺水平的是南方烧造青瓷的越窑和北方烧造白瓷的邢窑,唐代茶圣陆羽在所著《茶经》一书中曾形容越窑青瓷“类冰类玉”、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这两个瓷窑的产品均造型规整,工艺精湛,颇受世人青睐。
唐三彩是唐代多色釉陶的简称,堪称唐代陶瓷中的著名品种。作为当时的随葬冥器主要发现于河南、陕西的唐代墓葬中。其造型繁多,釉色华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釉以氧化铅做助熔剂,以铜、铁、钴、锰等金属的氧化物做着色剂,入窑经800℃—900℃烧成后,呈现深浅不同的绿、蓝、黄、褐、白、黑等色。由于烧成达到釉层熔融状态时,各种颜色的釉料相互浸润交融,故呈现斑驳陆离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富丽堂皇、变化万千之美感。唐三彩造型有盘、碗、灯、枕及人物、动物俑等。特别是陶俑,造型比例准确,形象生动,是代表唐三彩造型艺术的典型器物。
花釉系指在黑釉或茶叶末釉等底釉上用点、绘、淋、涂等方法装饰月白釉或天蓝釉,烧成后釉面交融浸润呈现色彩变化丰富的一种装饰釉。唐代文献称花釉瓷器为“花瓷”。它是唐代北方陶瓷工匠的重要发明,其产地有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以河南境内的花瓷窑最多,产量也最大。造型多为盘、碗、罐、执壶等日用器皿。陶瓷腰鼓是唐代流行的乐器之一,鲁山窑花瓷腰鼓颇有名气,唐人南卓在《羯鼓录》中曾有记载。
唐代湖南的岳州窑和长沙窑、江西的洪州窑、安徽的寿州窑、河南的巩县窑、陕西的耀州窑和鼎州窑等均为称誉一时的著名瓷窑。这些瓷窑的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瓷、白瓷、黑瓷、茶叶末釉瓷、釉下彩绘瓷等。唐代釉下彩绘瓷的大量烧造,为瓷器装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釉下彩系指先在成型的坯胎上用彩料描绘图案纹饰,施透明釉后再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的装饰技法。早在三国(吴)时我国南方已开始烧造青釉釉下彩瓷器。唐代浙江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的邛窑等均曾烧造青釉釉下彩瓷器,但以长沙窑最为著名,产量也最大,其产品曾行销海内外。
隋代陶瓷生产承前启后。至唐代,陶瓷业获得蓬勃发展。唐代陶瓷堪称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名窑遍布南北各地,器物造型千姿百态,装饰纹样丰富优美。饮茶风俗的普及,进一步刺激了制瓷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更使陶瓷作为物质载体成为友好往来的使者。
宋代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陶瓷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在民窑发展的基础上,朝廷也在南北各地设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名曰“官窑”。汝、官、哥、定、钧窑等“五大名窑”瓷器备受后人推崇。
汝窑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县在宋代归汝州管辖,故称“汝窑”。因曾烧造过宫廷用瓷,故也称“汝官窑”。传世汝窑瓷器数量很少,据粗略统计,全世界仅存70余件。其胎体呈香灰色,釉呈淡淡的天青色,釉面多开有细小的片纹。造型多为盘、碗、洗、樽等。釉色随造型线条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对比,韵味无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多采用“裹足支烧”,致使器物外底多留有细小的支钉痕,俗称“芝麻挣钉”。
目前陶瓷界对有关北宋官窑和南宋修内司官窑的一些重大学术问题尚有争议。南宋郊坛下官窑遗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瓷片标本。从传世品和窑址出土瓷片标本看,宋代官窑瓷器胎体呈黑灰或黑褐色,胎体较薄。釉层凝厚,多呈粉青色,美若天然古玉。造型多为瓶、洗、壶、碗、盘、杯等。
哥窑遗址至今尚未被发现,学术界有诸多说法,目前仍难以定论,但是宫中旧藏有哥窑瓷器则是不争的事实。哥窑瓷器釉面润泽如酥,颜色有炒米黄、青灰等。釉层较厚,釉面开有大小各异的纹片,俗称“金丝铁线”。这是由于釉的膨胀系数大于胎的膨胀系数所造成的。釉面开裂本属工艺缺陷,却被聪明的陶工巧妙利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纹片釉装饰。
定窑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因宋代曲阳县归定州管辖,故称“定窑”。唐代始烧白瓷,北宋时期曾进行工艺改革,创覆烧工艺,产量巨增。定窑白瓷闻名天下,除光素者以外,还常以印花、刻花、剔花、划花等技法进行装饰。尤以印花装饰最为出色,其图案清晰,布局严谨,题材广泛,居宋代各窑瓷器印花装饰之冠。北宋定窑曾一度烧造宫廷和官府用瓷,底款多为刻划的“官”、“新官”、“五王府”、“尚食局”、“尚药局”等,均为宫廷和官府用瓷的标记。
钧窑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原禹县城北门的钧台与八卦洞附近,因钧台而得名钧窑,也称钧台窑。钧窑瓷器以瑰丽异常的铜红窑变釉而闻名天下,这种釉系在青釉上施铜红釉料,因铜红釉料中还混杂其他着色金属氧化物,故烧成后釉色变化丰富,红、蓝、月白、灰紫等色交相辉映,如梦如幻,别具神韵。传世官钧窑瓷器的造型主要有出戟尊、各式花盆、花盆托等,器物外底均刻划汉写数目字,从“一”到“十”都有,其数目字越大,器物尺寸越小。
耀州窑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中心窑场在黄堡镇。因宋代铜川归耀州管辖,故名“耀州窑”。耀州窑是宋代北方刻花青瓷窑的代表,北宋时曾为宫廷烧造过贡瓷。其造型、纹饰类似于定窑,只是釉色有别。烧造工艺采用仰烧,没有芒口现象。器物造型主要有盘、碗、瓶、罐、尊、盒、执壶、人物塑像等。装饰技法主要有刻、划、印、镂空等,尤以刻花技法最受人称道。其刀法异常娴熟,刀锋犀利,线条洒脱,图案丰富,水平居宋代各窑刻花瓷器之冠。
景德镇窑在五代时烧造青瓷和白瓷,质地比较粗糙。宋代改烧青白瓷,因胎薄质坚,追求青白玉的美感,且产量大,遂声誉日著。
磁州窑为宋代北方民窑的代表,其遗址位于今河北省磁县境内,因宋代磁县属磁州管辖,故名。宋代磁州窑主要烧造白瓷、黑瓷、褐釉瓷等,装饰技法主要有彩绘、剔花、划花、刻花等。绘画技法娴熟,刻花刀工洒脱。其装饰题材丰富,各种动物、植物及反映民俗生活的人物、诗词曲令等,应有尽有,充满了生机盎然的生活气息,深受人们喜爱。受其影响,宋、元时期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地瓷窑,均曾生产同类产品,形成庞大的磁州窑系。
宋代南北方瓷窑均盛产黑釉瓷器。随着斗茶风俗的盛行,最适宜斗茶的黑釉茶盏风靡一时。其胎体厚重,釉色漆黑光亮,釉面布满了由氧化铁结晶而形成的自然流淌的各种斑纹,多姿多彩,变化万千,其名称亦颇具文采,如“曜变”、“鹧鸪斑”、“兔毫”、“玳瑁”等。产地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四川、江西、福建等省。其中以福建的建窑产品最为著名,该窑曾向宫廷进贡茶盏,外底刻划“进盏”、“供御”等标记。
宋代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陶瓷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在民窑发展的基础上,朝廷也在南北各地设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名曰“官窑”。汝、官、哥、定、钧窑等“五大名窑”瓷器备受后人推崇。
公元1279年,元王朝统一了中国。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刺激了陶瓷业的兴盛。钧窑、磁州窑、龙泉窑等继续生产传统陶瓷品种,其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国外。景德镇则得天时、地利、人和,异军突起,青花、釉里红、卵白釉、蓝釉、红釉瓷等新品种层出不穷,遂使景德镇一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瓷器产地
公元1278年,即元王朝统一中国的前一年,元代朝廷即在景德镇设立了专门烧造官府用瓷的“浮梁瓷局”,全国最优秀的制瓷工匠得以向景德镇集中,为景德镇制瓷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而高岭土的发现和使用,则使景德镇的瓷胎由单一的瓷石配方改为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成为景德镇瓷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元代景德镇窑成功地烧造出青花、釉里红、卵白釉、蓝釉、红釉瓷等新品种,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致使全国的制瓷重心逐渐向景德镇转移。其产品不但做工精细,而且烧成工艺也较成熟,其美学风格,既受到国内民众喜爱,又颇得异域人士青睐,产品行销国内外。
公元1279年,元王朝统一了中国。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刺激了陶瓷业的兴盛。钧窑、磁州窑、龙泉窑等继续生产传统陶瓷品种,其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国外。景德镇则得天时、地利、人和,异军突起,青花、釉里红、卵白釉、蓝釉、红釉瓷等新品种层出不穷,遂使景德镇一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瓷器产地,为明、清时期进一步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奠定了基础。
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年)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这就是俗称的“官窑瓷器”。此后,历朝沿袭此种制度。明代的窑业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前者专烧宫廷御用瓷,不计成本,质量精美;后者则属商品生产,产量大,艺术风格古朴潇洒。官窑的发展带动了民窑的兴盛,当时景德镇从事陶瓷生产的工人达十余万人,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彩瓷和颜色釉瓷是其主要品种,历朝均有精品传世。
洪武青花和釉里红瓷器继承元代风格,造型浑厚,图案花纹以各种花卉为主,画风古朴,时代特征鲜明。以扁菊花、竹石芭蕉纹等最具时代特色。元代青花瓷器上流行的戏曲故事画面在洪武瓷器上已基本不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数十件洪武青花、釉里红瓷器,几乎都是清宫旧藏之物。收藏数量之多,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
永乐、宣德青花瓷器被后人推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其所使用的青花料既有国产料,亦有进口料,但最具时代特征的则是使用进口“苏麻离青”料描绘的青花瓷器。其釉色白中闪青,釉面常泛橘皮纹,图案呈色浓艳,常有洇散现象,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画。由于“苏麻离青”料属于“高铁低锰”钴料,致使纹饰中常泛出氧化铁结晶斑点,且斑点下沉。
永乐官窑青花瓷中目前仅见压手杯上署有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款识署于杯内底心。宣德官窑青花瓷则多署青花年款,但落款位置不固定,或署于内外底部,或署于器身其他部位,素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说。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江南体育,天灾人祸不断,致使景德镇的制瓷业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未停止烧造。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正规官窑年款的这三朝瓷器,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三朝瓷器的认识模糊不清,于是曾有“空白期”的提法。后来随着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遂对这三朝瓷器的真实面目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发现其前期继承宣德青花瓷器风格,青花发色较浓艳,图案布局较繁密;后期则开成化青花瓷之先河,青花发色淡雅,图案布局更加趋于疏朗。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各朝,青花瓷仍是景德镇窑的主流产品。但由于各朝皇帝的审美趣味不同、所用青花料的来源不同,致使这几朝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如典型成化青花瓷器造型娟秀,纹饰疏朗,因使用国产“平等青”料绘画,致使图案色调清新淡雅。典型正德青花瓷器使用国产“石子青”料绘画,图案呈色蓝中泛灰。典型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器则造型繁杂,文饰繁缛,因将国产“石子青”料与进口“回青料”配合使用,且配比掌握得恰到好处,致使图案色调浓艳,微泛紫红。各朝青花瓷器虽各具特色,但官窑作品做工精细,画法娴熟,却是它们共同的风格。
五彩是瓷器彩绘技法之一,可分为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两种。其釉上彩料多透明,因采用单线平涂法施彩,致使图案无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其彩烧温度在800℃左右。常见釉上彩料有红、绿、黄、紫、黑等。明代景德镇窑五彩瓷器始烧于宣德时期,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颇为流行。特别是万历五彩瓷器,造型繁多,画风朴拙,图案布局繁密,尤其突出红彩,显得俗艳刺目,世称“大明彩”。
斗彩系指先在成型后的胎体上以青花料勾描图案轮廓(有的还在此基础上画出图案局部),经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施以各种釉上彩料并经二次低温烧成的一种瓷器装饰工艺。因图案纹饰系由釉下青花与釉上诸彩拼凑而成,各种色彩争奇斗艳,故名曰“斗彩”。斗彩技法萌发于明代宣德时期,发展于正统时期,成熟于成化时期,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各朝均有烧造,其中以成化斗彩最负盛名。成化斗彩瓷器釉质温润,色彩娇丽,画工精细,造型均为小巧的瓶、罐、盒、盘、碗、杯、碟等,给人以娟秀典雅之美感。
颜色釉瓷器是明代景德镇官窑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其质量精益求精,无论高温、中温还是低温釉,呈色都均匀稳定,品种多达20余种。其中以永乐、宣德时期的祭红、祭蓝、甜白瓷,弘治、正德时期的黄釉瓷,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瓷,嘉靖时期的瓜皮绿釉瓷、万历时期的茄皮紫釉瓷等最受世人称道。特别适永乐、宣德时期的鲜红、霁青、甜白釉瓷,被后人推举为当时颜色釉瓷器中的三大名品。
福建德化窑创烧于南宋,盛烧于明清两代,以烧造独具特色的白瓷而名扬天下。德化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质乳白如脂,胎釉浑然一体,透光度极佳,其产品曾远销国外。国人誉之为“猪油白”、“象牙白”。法国人则誉之为“鹅绒白”、“中国白”。其造型多为炉、觚、鼎、尊等仿古式样,尤以瓷雕最为著名。瓷雕多为观音、达摩等宗教人物,有些塑像的背部戳有工匠印记,如“何朝宗”、“林朝景”、“陈伟”、“张寿山”等。其中何朝宗为一代名匠,声誉最重,其作品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深受人们喜爱,并曾被用作贡品进贡朝廷。
明代中期以后,宜兴还盛产澄泥陶,其颜色紫红,世称紫砂。随着“冲泡”饮茶法的流行以及众多文人参与紫砂壶的制作,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紫砂茶具盛极一时,名家迭出,其中以供春、时大彬、徐有泉、李仲芳等名家作品最受人称道。
明代龙泉窑仍烧造传统青釉瓷。河北彭城的白地黑花瓷、山西的珐花陶等亦各具风采。
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年)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这就是俗称的“官窑瓷器”。此后,历朝沿袭此种制度。明代的窑业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前者专烧宫廷御用瓷,不计成本,质量精美;后者则属商品生产,产量大,艺术风格古朴潇洒。官窑的发展带动了民窑的兴盛,当时景德镇从事陶瓷生产的工人达十余万人,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彩瓷和颜色釉瓷是其主要品种,历朝均有精品传世。
在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到清代康熙中期(约1676—1700年)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随着农民起义的蓬勃发展,直至摧毁明王朝的统治和清朝入主中原,中国社会曾发生剧烈变革。作为全国制瓷中心的景德镇,其瓷器制造业也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万历三十五年以前,景德镇的制瓷业是由官窑占统治地位,此后,官窑急剧衰落江南体育,民营瓷业则因国内和亚欧市场需求的刺激而渐趋兴盛,跃居主导地位。以往人们曾将17世纪这一时期景德镇的制瓷业称为“转变期”或“转型期”。
据文献记载,转型期青花瓷器使用的是国产“土青”,且以浙江出产者最佳,谓之“浙料”。由于在青料选炼方面有过重大改进,即由以往的水洗法改为煅烧法,致使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有一大部分发色亮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美感。在造型方面,除了一般的盘、碗以外,较为特殊的器形是筒形瓶(又称“象腿瓶”)、笔筒和五供等。在装饰图案方面,较少使用龙、风、缠枝花卉等官窑瓷器上常见的传统图案,代之以山水、花鸟、戏曲小说和神话传说等。特别是在体现唐人诗意内容的青花瓷器上,首次出现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画面。
转型期的五彩瓷器可分成两大类,即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天启、崇祯时期,五彩瓷器不甚流行,传世有少量花觚、盖罐、碗、盘、碟等,其中有一部分是专门为适应日本市场需求而烧造的。顺治至康熙中期,五彩瓷器得以复兴。转型期五彩瓷器上流行山水、花鸟、人物故事图等,如朵兰怪石、雉鸡牡丹、独占鳌头、文王求贤、柳毅传书、西厢记等。画面布局疏朗,物像生动传神。有些器物上有题写的隶书体或楷书体诗句或唱曲。部分器物的口边涂抹酱色釉汁,时代特征鲜明。
在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到清代康熙中期(约1676—1700年)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随着农民起义的蓬勃发展,直至摧毁明王朝的统治和清朝入主中原,中国社会曾发生剧烈变革。作为全国制瓷中心的景德镇,其瓷器制造业也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万历三十五年以前,景德镇的制瓷业是由官窑占统治地位,此后,官窑急剧衰落,民营瓷业则因国内和亚欧市场需求的刺激而渐趋兴盛,跃居主导地位。以往人们曾将17世纪这一时期景德镇的制瓷业称为“转变期”或“转型期”。
清代景德镇窑沿袭明制,亦分为官窑和民窑。清朝统治者革除了明朝在手工业方面的一些弊病,废除了官窑的编役制,将明末出现的“官搭民烧”作为定制,从而出现官民竞争的局面,刺激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
康熙五彩瓷器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造型更加繁多,色彩更加丰富,新发明的釉上蓝彩,取代了传统的釉下青花,而且恰到好处地使用黑彩和金彩,使所绘物像更加逼真。装饰题材也更加广泛,举凡动物、植物、人物等,无所不有。尤其是人物题材,多取自戏曲、小说或历史传说故事,其艺术风格受到当时民间年画和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1598—1652年)绘画作品的影响,画风朴实,色彩鲜亮,线条刚劲,给人以苍劲古朴之美感。
清代斗彩瓷器虽继承明代传统,但又有很多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器物造型更加繁多,装饰题材更加丰富,图案绘画更加精细。特别是雍正以后,斗彩融合了粉彩和珐琅彩的工艺技法,遂使色彩种类更加丰富,画面更加柔和,物像更加逼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乾隆以后的斗彩瓷器上大量使用描金装饰,画面显得富丽华贵,风格又为之一新。
矾红彩和金彩瓷器均属于传统品种,至清代作工更加精细。矾红彩系用青矾(成分为硫酸亚铁带7份结晶水)加工制成,呈色鲜艳醒目。金彩系用真金做彩,烧成后一经用玛瑙棒打磨,顿时熠熠生辉,给人以富丽堂皇之美感。由于黄金属于贵重金属,致使金彩瓷器制作成本较高,非官窑和具有一定实力的民窑难以问津。矾红彩和金彩瓷器,即使在传世官窑瓷器中数量也不很多,愈显其珍贵。
珐琅彩是康熙晚期受从欧洲进口的铜胎画珐琅影响而新创的一种瓷器釉上彩装饰技法。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从欧洲进口珐琅料,从雍正六年开始,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超过进口料。珐琅彩瓷器的生产系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白瓷胎,选用精品送到宫中,再由造办处指定宫廷画师和宫廷写字人加彩装饰、题写诗句和款识。其画风受西洋绘画影响,讲究透视比例。珐琅彩瓷器主要烧造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当时产量不多,长期秘藏于宫中,目前存世约400余件,且绝大多数都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其工艺之精巧细致、装饰之华美瑰丽,是其他陶瓷品种所难以企及的。
粉彩这一名称源于在五彩色料中引入了一种含有三氧化二砷的不透明的乳白色玻璃粉末,景德镇称之为“玻璃白”。这种玻璃白在彩绘中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利用其乳浊性,对各种彩料进行粉化;二是绘画时先用玻璃白打底,再用各色彩料在其上渲染。由于五彩瓷器采用单线平涂法施彩,致使图案生硬,缺乏立体感,故五彩亦称“硬彩”。而以粉彩所表现的物像,粉润柔和,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更显生动自然,故粉彩亦称“软彩”。
“粉彩”自康熙晚期出现以后,至雍正时期已取代五彩成为景德镇釉上彩瓷中的最主要品种,其后历朝盛烧不衰,但以雍正粉彩瓷器受到的评价最高。其所绘花卉草虫之类的典型纹饰颇得画家恽南田、邹一桂的神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工致殊常”。
乾隆官窑瓷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其娴熟的工艺,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器形和严谨繁缛的装饰。尤其是各种模仿动物、植物以及漆器、木器、铜器、石器等工艺品的瓷制品,均惟妙惟肖,酷似真物,体现出高超的制瓷技巧。各种镂空转心瓶和转颈瓶,设计巧妙,透过外瓶镂空,可以看到内瓶转动出不同的画面,堪称鬼斧神工。
清代景德镇窑颜色釉瓷器在仿古的基础上大量创新,不但釉色更加丰富、呈色更趋稳定,而且制作工艺亦比明代更加精细。按烧成温度可分成高温、中温、低温釉瓷,按釉色可分为红、黄、蓝、绿、紫、青、黑釉瓷以及窑变釉、结晶釉瓷等。从文献记载和传世品看,雍正时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颜色釉瓷品种多达50余种,可谓色泽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清代德化窑主要烧造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等。其白瓷在继承明代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各种瓶、壶、罐、香炉、笔筒、笔山、笔洗等日用器皿比明代明显增多,装饰技法有刻花、印花、模印贴花、镂空等。瓷塑作品继续烧造,以观音、罗汉、达摩等最为多见。雕塑水平虽不及明代,但也能做到形神兼备,仍体现出较高艺术水平。
随着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参与对紫砂陶的品评,清代江苏宜兴紫砂陶获得更快发展,紫砂陶艺名家层出不穷,其中以陈鸣远、惠孟臣、陈鸿寿、杨彭年、邵大亨等最为著名。由于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对茶具颇为讲究,因此,当时宫廷曾传令擅作茶壶的江苏宜兴专门为乾隆皇帝烧造过一批紫砂茶具。这批茶具做工精细,有的上面还绘有烹茶图并配以乾隆皇帝御制诗,体现出明显的皇家风范。这类紫砂茶具现大都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代景德镇窑沿袭明制,亦分为官窑和民窑。清朝统治者革除了明朝在手工业方面的一些弊病,废除了官窑的编役制,将明末出现的“官搭民烧”作为定制,从而出现官民竞争的局面,刺激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由于三朝皇帝均对瓷器生产兴趣浓厚,加之督陶官臧应选、郎廷极(1663—1715年)、年希尧(?—1738年)、唐英(1682—1756年)等对御窑厂苦心戳力地经营,遂使景德镇御窑厂在仿古的基础上,创烧出大量新品种。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记事》罗列当时仿古创新的花色品种达57种之多。德化窑、石湾窑和宜兴窑也沿袭明代传统,按照自身的独特风格健康地发展。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战争以后,随着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和清王朝的日趋衰败,景德镇的制瓷业亦总体上呈现逐渐衰退的局面。但清代晚期官窑瓷器仍然有光辉的亮点,如皇帝大婚和皇太后庆寿用成套餐具的批量生产等,有如晚霞余辉,令人称羡。
清代晚期粉彩瓷器多沿袭乾隆时期已有的品种,少有创新。除白地粉彩瓷以外,也有各种色地粉彩瓷。其突出特点是在画面中大面积使用近似藕荷色的紫彩,通常称之为“雪青色”。以道光时署“慎德堂制”、“巨德堂制”等款和光绪时专供慈禧皇太后使用的署“大雅斋”、“体和殿制”款的粉彩瓷器较为精致。由于光绪时宫中喜事较多,故当时瓷器上曾大量使用吉祥寿意图案。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战争以后,随着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和清王朝的日趋衰败,景德镇的制瓷业亦总体上呈现逐渐衰退的局面。但清代晚期官窑瓷器仍然有光辉的亮点,如皇帝大婚和皇太后庆寿用成套餐具的批量生产等,有如晚霞余辉,令人称羡。
中国陶瓷生产有着大约10000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堪称世界工艺史上的一大奇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
中国陶瓷至迟自唐代开始即销往国外,如果以明代正德(1506—1521年)时期为界限,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销往的地域主要是亚洲、非洲诸国,后一阶段除继续输往这些传统地区外,开始直接与欧洲各国进行大规模的瓷器贸易,而且销量猛增。有人做过统计,在从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年)至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80年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就达1200万件。18世纪前期,欧洲很多国家获许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最早获得这一权利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1715年)。随后,法国于1728年、荷兰于1729年、丹麦于1731年、瑞典于1732年也都先后在广州设立了贸易站,这就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瓷器的外销,销售地域也进一步扩大到美洲各国。仅在18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即把2500万至3000万件中国瓷器运往欧洲各国,并在18世纪30年代后占据了欧洲各国对华贸易的首位。中国陶瓷贸易的运输路线,被当古学者称为“陶瓷之路”。
中国陶瓷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至迟自唐代输往国外以后,即不断被仿制。特别是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探寻中国瓷器的秘密和节约因从中国进口瓷器所需的外汇,纷纷仿造中国瓷器,如亚洲的日本、朝鲜、越南、伊朗等,欧洲的荷兰、德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等。这些国家在摹仿中国瓷器的基础上,又不断制造出各具异域特色的陶瓷产品,将世界陶瓷百花园装点得绚丽多姿。
中国陶瓷生产有着大约10000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堪称世界工艺史上的一大奇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