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 SPORTS土陶作为陶瓷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传承悠久,风格独具特色。与颜色丰富鲜艳的瓷器相比,土陶保留了泥土的自然本色,呈现出素雅、古朴、亲近自然的美感。
位于湖南省南部的永州市,被称为“潇湘之源”,潇水和湘水在位于永州市零陵区的萍岛相汇成湘江,一路向北流入洞庭湖,最终融入滚滚长江。在独特的山地丘陵地貌形成的自然气候滋养下,永州制陶历史悠久,当地存有“永州窑”遗址。2023年底,“陶瓷烧制技艺(永州土陶烧制技艺)”入选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千百年来,从最初的生活用具到如今的工艺美术品,一代代手艺人在泥与火的碰撞之间,将土陶文化推陈出新,绽放光彩。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江南体育官网,青草在湘水之滨萌发。在永州市冷水滩区黄阳司镇,非遗传承人李海生陆续将做好的土坯放入窑洞内,之后,隆重点燃了今年的第一把窑火。
“人勤春来早,最近接到了好几笔订单,主要是茶具和摆件,得尽快忙活起来。”说起土陶,李海生有聊不完的话题。选土、制坯、成型、烧制……土陶制作工序多达几十道,“我们专做艺术类柴烧,火温高、时间长,一般烧制5至7天。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要具备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耐心。”
永州多山地、丘陵,部分地区土壤含矿物质种类丰富,能为土陶烧制提供优质的泥土原料。“这里的土层就跟‘五花肉’一样,有很多层,白色的、紫色的、青黑色的,能满足不同制品的陶土需求。”李海生说。
作为当地特色非遗项目,永州制陶历史悠久。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永州是我国最早烧制陶器的地区之一,位于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出土原始陶器距今12000-14000年,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之一。江永县允山玉井古窑址、道县寨子岭宋代窑址,冷水滩区瓦窑山宋代窑址、三多亭南朝-宋代窑址等古代窑址遍布永州全境。
今年48岁的李海生从小就在自家作坊捏土玩,制陶手艺到他这儿已传了三代。谈及小时候跟着父辈们学艺的场景,李海生回忆说:“父辈们是泥瓦匠,闲时就做土陶罐子,我也就跟着玩泥巴。那时候,还经常到家附近的窑口看老师傅做陶,每一步怎么做都记在了心里。”
永州市境内阳明山、九嶷山蜿蜒绵亘,在地理上分永州为南北。当北边的黄阳司土陶兴起之时,相隔150多公里、位于南边的宁远县天堂镇的高源土陶也逐渐走进人们视野。
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郑良介绍,高源土陶制作技艺始于宋代,以家族方式传承不辍、生生不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鼎盛时期,有土陶烧制作坊20余家。
在高源村,非遗传承人陈各辉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烧制土陶,今年41岁的他在孩童时代见证过高源土陶的辉煌。他说:“那时村子里大多数人以土陶为业,主要做腌菜坛子、水缸等,做好成品后,肩挑手扛到县城及周边乡镇售卖,高源土陶在当地名气很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塑料、金属等替代品增多,人们对水缸、腌菜坛等“老陶制品”需求日益减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和外来工业陶器的双重冲击下,历经千年的土陶窑火在20世纪90年代日渐式微,濒临“熄灭”。
“当时,永州土陶一度产品滞销、烧制停顿,仅有少数窑口继续为周边乡镇居民烧制日用器物。”郑良告诉记者,大部分手艺人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关掉窑口,另谋出路。窑火闪灭之间,永州逐渐确定了两种较为典型的传承谱系:高源土陶陈各辉谱系和黄阳司土陶李海生谱系。
陈各辉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当时市场销量基本饱和,坛子、罐子卖不动的情况下,陈各辉的父亲和叔父转而制作土陶酒缸,也只能勉强支撑,确保窑火“不灭”。他也跟着打工人群外出谋生,在外闯荡了好些年。
“在外面也很辛苦,父亲多次劝说要我回来,说手艺不能丢,要传承下来。”陈各辉说,当地政府也特别重视和支持文化传承,多方权衡之下,他在2009年决定返乡,重新开始钻研烧制技艺,琢磨如何让这项非遗“活起来”。
依靠在外闯荡的经历,陈各辉敏锐意识到,传统的土陶制品品种、色彩单一,难以跟上时代步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陶制品价值,陈各辉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新窑,同时外出求教、学艺,实现土陶制品转型和艺术化改造。
与此同时,坚守在黄阳司镇的李海生也琢磨着如何让这门手艺“传下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刚开始探索做紫砂器皿,逐步从日用陶器向艺术陶器转变,最后定位于做古朴精致的茶具、摆件等,以应对部分人群休闲雅致的生活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受到,当土陶制品从单一的生活用具功能“解脱”出来,在文化赋能的加持下,开始释放出意想不到的市场活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土陶更换“赛道”,在泥与火的碰撞间擦出新的光亮。
文化赋能土陶离不开永州当地深厚的文化滋养。永州有着2100多年的建制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00多年前,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贬谪于此,写下了《江雪》《永州八记》等诗文名篇,并传诵至今。千百年来,柳宗元、元结、颜真卿、黄庭坚、何绍基等文化名人主政或游历永州,永州又被称为“千年打卡地”。
如何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永州本地的历史人文与土陶相结合,成了陈各辉返乡后一直钻研的方向。他一步步探索,刚开始突出土陶的观赏性,转型做园林花瓶,把我国的山水绘画艺术搬到土陶上。后来根据市场变化,转型做黑彩土陶,加入本土文化元素,如永州九嶷山风景、何绍基书法等,邀请知名艺术家在土陶坯上创作书画,实现实用性和艺术性融合。
茶文化则成了李海生的转型“主打”。在他的土陶作坊内,茶壶、茶杯、茶宠等,一个个精巧雅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描绘捏制的花鸟虫鱼,有着浓厚的中国风特色,部分灵感来自《山海经》,每一个文创都自有特点。”李海生说。
“茶壶多久烧制一个?有什么新款?”今年开窑后,李海生在直播平台上的接单忙个不停。他将手机摄像头对准窑口,自己坐在窑口不远处作坯,窑火正旺,他手里的雕刻刀正忙。
“大家看到窑火燃起来了,不想等,都是催着我们赶订单。我们团队一个月大概能出1000件作品,收入有二三十万元。”李海生说,这几年通过相关平台直播制陶过程,不仅提高了土陶制品知名度,还更好传播了土陶文化。
原本“土里土气”江南体育官网、腌菜装酒的坛坛罐罐,如今已转型成为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逐渐成为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在部分手艺人看来,制作土陶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保护和传承好地方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
为了以生产性保护促进活态传承,陈各辉在家乡成立高源土陶工作室,组织当地村民参与作陶,年产陶器1万件左右,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他先后在宁远县下灌民俗博物馆内设立土陶室,与他人共同筹资在宁远县城创办宁远非遗馆,设立土陶展区。去年夏天,来自省内外的上千名学生走进高源土陶工作室江南体育官网,通过亲手参与制作,在研学中感受非遗土陶的文化魅力。
文化赋能转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李海生陆续收徒10余人,让他欣慰的是,家族手艺目前要传到第四代了,00后也很感兴趣准备来作坊上班。对于人才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土陶目前已成为一门融合多学科的艺术,要有绘画、雕刻、泥塑、书法等多方面的艺术功底,陶艺的表现手法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对手艺人的技艺要求比较全面。玩泥巴不难,但要做出精美的陶艺作品却一点也不简单,可能得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历练才能成才。”
记者了解到,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永州,近年来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文化赋能、文旅融合等多种形式,推出“千年打卡地,此处是潇湘”“走,去永州!”等文旅活动,不断提高江永女书、道州龙船、祁剧、瑶族长鼓舞等非遗项目知名度,让非遗“活起来”。
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小云说,永州市通过抢救保护濒危项目、培养传承人、提高非遗工作者队伍素质、落实财政保障、优化非遗品牌等举措,同时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有机融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开发利用。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南宋大诗人陆游笔下的潇湘才情,在永州文气的千年激荡中,随着碧绿澄澈的潇湘之水,流淌至今。